现代装备与产业创新研究所
来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第二届理事会暨管理机构
发布时间: 2021-11-24 15:25:00
![]() |
林晓嵘,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转业。先后任职于福建省民政厅,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2009任中管院城市发展所统筹城乡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管院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期间发表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美丽乡村》等相关文章。2011年升任院现代装备与产业创新所所长,熟悉军转民,民参军的相关政策和准入程序!熟练军民融合产业的运作。期间和四川德阳市政府成立川省首个军民融合产业园并任常务副主任!多次参与军委科技委和军兵种的课题,参于《杜仲橡胶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无线光通信的探索和发展》《水下无线充电的应用》《某高新合金材料的应用》等相关课题! |
一、单位介绍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管院)由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裴丽生、马洪等20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发起,于1986年9月1日经陈云同志批示,在宋平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1987年6月2日,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这是中国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专门从事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咨询机构。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现代装备与产业创新研究所,是全面贯彻落实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创新机制和创新模式;以装备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企业转型升级、新型资本运作等为主要课题;为政府、军队、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国有和民营企业、金融和投资机构提供多方位专业服务的智库型机构。
二、工作方向
自成立以来,我们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军队为适应战争样式的变化,对战斗力生成方式的装备新需求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并与我军相关研究机构、军工生产单位进行了系列探讨与沟通,从而对国家军民融合相关战略的意义、目的、方针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外军在军备研发、生产、供应采购的政策、法律、管理体系也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国内的现实情况,对军民融合工作实践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对在军民融合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工作方式、军地资源整合、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考察、调研、沟通,我们整合了一批军地相关的项目资源、人才资源、规划建设资源、金融资源等,为开展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我们将紧紧围绕促进装备现代化发展和产业创新的要求,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努力在创新中提升水平,在服务中体现价值,为推动我国的装备产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主要课题
1、2015年开始国家级杜仲橡胶产业化研究。连续两年在京举办杜仲产业化高峰论坛,邀请海军装备部、军民融合办公室等有关领导及国内有关专家出席,研讨杜仲橡胶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并于会后对四川成都等杜仲产业基地进行考察,推动杜仲橡胶产业化进程。
2、2017-2018年应四川德阳市政府邀请,多次组织海军有关单位、工信部赛迪集团军工处、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船重工710所、中核集团、东电集团东方汽轮机厂军工办、中国兵器861厂、大连机床集团等合作单位的领导、专家赴德阳考察,并与政府共同研讨有关军民融合的产业规划,期间我所还与德阳市政府签订了开展军民融合产业化的合作协议。
3、为引进、转化国内尚属空白的无线光通信技术,先期邀请军委科技委的领导、专家赴国内该领域研究领先的上海复旦大学进行观摩、研讨。后在徐州举办了光通信技术产业化高峰论坛,推动先进技术的引进,研究应用产业基地规划。
4、2018年与舟山市国际海洋科学城建设管理局联合举办军民融合研讨会,邀请军委科技委、海军研究院、海军装备部、东海舰队后装部、中船重工等单位领导出席,促进“军转民、民参军”的具体实践,推动浙江舟山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助推浙江舟山经济发展。
5、组织深圳艾特、天盾航空等我所辅导企业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尖兵之翼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展现了企业在无人机行业发展的成就及无人机产品技术创新。
class="MsoNormal">
6、组织协助四川省德阳市政府、成都市金牛区政府、金堂县政府的有关领导到北京参加全国民营军品企业高新科技成果展暨军民融合高峰论坛。
7、组织协助举办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军民融合产业重庆对接会,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管委会、重庆市科技委、舟山市经信委、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等单位和部分企业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
8、及时了解国际先进装备技术发展的动态,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乌克兰哈尔科夫航空航天大学、基辅理工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